「鯽魚潭在荷鄭時期的古地圖即出現,到清代才有較多的文字記載。最早的記載是在康熙24年(1685年)蔣毓英的『台灣府志』─「鯽魚潭,在永康里東南,周圍大十里餘,深不可測,潭生鯽魚甚多,年有徵稅。」是距今約3500年前由內海演變為潟湖而成的水潭,最後因潭水改道淤積而變成良田,今僅存低窪地的排水渠道稱鯽魚潭溪,在網寮橋以南稱三爺宮溪,網寮橋以北稱大灣中排,並留有鯽魚潭橋為歷史見證。
魚潭範圍約位在現今永康區,北自烏竹里(烏鬼橋),南至洋仔下(仁德區),東為王田、北灣(王厝)、西灣(頭前李)、南灣(潭墘─巷口)…崙仔尾,西邊沿著台南台地東側的角秀(角宿)、龍潭(蜈蜞潭)、永康、土虱堀、網寮、建國、仁德鄉下洲仔田、石碑仔、崁腳白崙等附近之範圍。水源來自台南台地的坑谷泉水、許縣溪水,與許縣溪以西歸仁以北的泉水、雨水及夏秋季雨水,潭水供耕地灌溉,剩餘則向北流,合許縣溪水流入蔦松溪,西行後注入海,並具有調節新港溪與許縣溪水量之功能。」
魚潭範圍約位在現今永康區,北自烏竹里(烏鬼橋),南至洋仔下(仁德區),東為王田、北灣(王厝)、西灣(頭前李)、南灣(潭墘─巷口)…崙仔尾,西邊沿著台南台地東側的角秀(角宿)、龍潭(蜈蜞潭)、永康、土虱堀、網寮、建國、仁德鄉下洲仔田、石碑仔、崁腳白崙等附近之範圍。水源來自台南台地的坑谷泉水、許縣溪水,與許縣溪以西歸仁以北的泉水、雨水及夏秋季雨水,潭水供耕地灌溉,剩餘則向北流,合許縣溪水流入蔦松溪,西行後注入海,並具有調節新港溪與許縣溪水量之功能。」
此處位處台南台地東側低地,暴雨洪水在通過仁德交流道一帶,因工廠與橋樑佔用行水而限縮的河道阻礙,導致洪水洩流不及而回灌,往往在瞬間大雨後致使仁德、永康崑山一帶嚴重淹水,雖然在台南縣政府時期規劃與興建的仁德滯洪池,對於淹水災情有緩解,然而此滯洪池位於高速公路西側,對於仁德交流道東側依然因交流道下涵洞寬度阻礙限制了水流,仍然時有淹水情事發生,現在的台南市水利局以架高防水堤防工程來進行洪水期的提高,卻隔絕了水域景觀更讓大雨後積水難以消退,也傷害了原本的溪流生態,硬是以水泥工程將三爺宮溪框成了大排水溝,有人說他三年解決了永康淹水問題,這種對地區歷史紋理的無知,與暴雨水流限制下的漠視狂語實在令人擔心。
大灣交流道附近,甚至於到仁德交流道間,仍有許多農地,有天與蘇縣長經過此地時,談起了回復古鯽魚潭的構想,利用都市計畫與區段徵收作業,建構一個大型滯洪池,除了提供了一個滯洪空間外,也可提高此地的土地利用方式,更在縣長的發想下,將此滯洪池需求的大公外,因區段徵收而配回原地主的建地,更以都市計畫規定規劃成為藍帶環繞的優質住宅區,讓房子地下維持一定比例的滯洪空間,而屋前為溪流環繞,如同荷蘭羊角村般的景觀,讓防洪與都市發展土地利用併行,擴大了水域空間,降低了堤防高度,讓水面映射天空的藍與白雲的光彩,廣植樹木植栽行人漫步悠遊其中,小舟搖曳於門前溪流上,讓這裡除了藍帶環繞外更有綠帶包圍,如同當年台南縣政府整治的將軍溪河道,這裡!將會是台南市最美的居住環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